一所中学的劳动教育实践
李林霞 王忠明
在全省省级示范高中中,风陵渡中学是唯一地处乡镇的——位于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但这所中学却因鲜明的“农科教”特色,屡次拿下国家和省级大奖,备受瞩目。
副校长内心的震撼
刘俊文是风陵渡中学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提起这所学校的特色,他自豪地说:“我来这里3年多了,来了后才知道,这里的劳动教育、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持续时间之久、成果之丰硕、获奖层次之高、学生收获之大、社会影响之持久广泛,说实话,当时我内心很震撼。”
刘俊文如数家珍地介绍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建起了校内农科实验基地,开辟了数十个农业科研试验圃,种植了小麦、玉米、棉花、苹果、花椒等当地主要农作物,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开展以品种繁育为中心的农科实验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校的农科实验基地已成为加强劳动教育、开展科研活动、实践学科理论的重要阵地。
多年来,风陵渡中学坚持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以农科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实践活动,走“农科教”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因此获得的荣誉也不计其数。早在1983年,《人民日报》就曾用三分之二的版面,发表了题为《喜见桃李吐芬芳》的长篇通讯,当时该校被教育部誉为“农村中学的一面红旗”。2014年,风陵渡中学《在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长期探索与实践》荣获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原来老校区就有农科实验基地,搬到新校区后,学校继续建立起15亩的农科实验基地。”刘俊文介绍说,为了在新时期继续发挥校内农科实验基地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中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制定了“班级试验田”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农科实验结下累累果实
在风陵渡中学的“班级试验田”劳动教育活动方案中记者看到,学校把农科实验基地划分出两亩地作为班级试验田,再将试验田具体划分到每个班,成为每个班师生的责任田。这块责任田里种什么,由各班自己制定计划,老师和学生一起设计。“试验田收获的劳动成果也由班级自己决定分配,可以学生自己食用,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家长。”一位老师高兴地说。
在这一方案中,还附上了“晋南露天农作物时令参考”,把当地常见的一些作物在几月份种植做了详细标注。在农科实验基地门口,记者还看到了一张贴在大门口的“农科实践活动年历”,每个月该做什么一目了然。该校甚至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农具展览室,学生们不但学习种植、管理,而且还了解并学会了使用各种农具。
“我们高一一入学,学校就给班里分了一小块试验田,班里决定种小麦。从整地、播种、除杂草、浇水,到最后的收获,同学们都全程参与。虽然在田里劳动很辛苦,可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在农田里的时光也成了我们记忆中最闪耀的时刻。”407班学生高菊英告诉记者。
除了劳动教育的收获,该校还几十年如一日,在学生中开展以农科实验为龙头的科技创新活动。杨华峰是学校物理、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还兼职担任学校科技辅导员近20年。“在入校工作的第二年,学校便安排我跟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的刘忠勤老师参与学校的科技辅导工作。”杨华峰老师深知学校的特色,更明了肩上的重任。20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给自己充电,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在他的带领下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无土栽培、小麦杂交、麦田除草……他辅导的学生作品年年在市、省甚至国家大赛上获奖。如2012年,他组织的《收集传统农具传承农耕文化》科学实践活动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家乡红枣产业调查活动》、2014年《太空种子种植体验活动》均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0年、2011年以及2015年至2020年,每年都有成果斩获该项赛事省级一等奖。
劳动教育特色接力传承
“在50多年的农科实践中,学校先后培育出40余个小麦、大豆、棉花优良新品种,曾荣获国际金奖1枚、国家级奖牌9枚。从1979年至2021年,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奖励19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超过四分之一。”风陵渡中学一届又一届校长、老师、同学们持续接力,学校办学特色已深植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和每个人的血脉中。
更令学校自豪的是学生们的成长成才。“在返乡学生中,有600多人担任了乡村科技干部,400多人成为各级科技带头人和当地致富能手。”刘俊文边介绍,还边给记者看了一段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今年大四的该校优秀毕业生刘欣语的感悟:“高中的时候,我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一些科技创新比赛并获得了省级奖项。是母校激发了我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了我创新的能力。考上大学后,我驾轻就熟,参加了更多的科技创新比赛,如大一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担任队长,获得全国三等奖……”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风陵渡中学张化军老师介绍说,“学校坚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关爱生命、注重实践、自主成长、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老师们不唯分数论,把‘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为培养社会有用之人的立足点,真正、彻底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学校劳动课堂上,同学们收获并品尝了自己栽种的劳动果实,丰富了人生经历,打从心底理解了父母种田、打工挣钱的辛苦,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和来之不易的高中学习机会。”
“我们决心、乐于把风陵渡中学强化劳动教育、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这一传统优势弘扬下去,为这面‘红旗’增添更加夺目的光彩!”该校校长曹涑波郑重地表示。
此文刊登于《山西日报》(2021年10月28日,星期四,第10版 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