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功底 感悟教研魅力
——《芣苢》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组 王珊
《芣苢》这课选自《诗经》,位于教材中的第二单元。本单元所选内容紧扣“劳动”,从这首诗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在选课之初,组内各位老师就有不同的见解。认为《芣苢》这课内容少,缺少可以深挖的内容。但是组内教研过程中,大家对“薄言”的激烈讨论以及芣苢背后丰富的内涵,让我看到了《芣苢》这首诗可以挖掘的点。经过反复的思量,在师傅的支持下,最终选定这个课题。
这节课分为温故知新、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写作片段练习等几个环节,力图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掌握《芣苢》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以及通过对六个动词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乐趣。
这堂课从准备到反复打磨再到讲课,我收获颇多:
首先,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让我的课堂变得丰富。这堂课的最初呈现的一大问题是重难点不够突出。第一次试讲,师傅董老师全程参与,课后两个人的小教研,确定了本堂课两个重难点,增加课堂练笔环节。随后,语文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再次听课,通过本教研组的讨论确定了课堂雏形。随后在杨主任的支持下,在高二年级进行第二次试讲。这次的评课教研针对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大家各抒己见,争议不断,对文本的解读进一步拔高。
正是因为有了各位老师的认真建议和指导,有了争议的存在,才让我有了不断思考和改进的过程,有了更为充分的准备,真正体会到了教研的魅力。
其次,以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让学生有了尝试思考,讨论展示的欲望。贴近生活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环节,架起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片段写作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索。各个环节层层深入,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展示精彩。
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有些是自己的新尝试,也有一些是“偷师”而来的,学生的接受和参与,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意识到课堂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一些革新。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扎实自己的教学功底,激发学生的风采,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同时,在这堂课上,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一、授课过程中过于着急,不能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展现。
二、在细节的处理上不够细致,还有欠缺。比如在旧知回顾的过程中诗经“六义”没有解释完整,导致学生在小结过程中对“风、雅、颂”理解有偏差。课堂术语不够严谨准确等。
三、对学生的写作练习没有留修改的时间。对学生的写作片段展示,只是进行了口头的点评和修改,没有让学生动笔修改完善,让写作的实效大打折扣。
有了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以后将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还课堂给学生,注重学生学生读、学生悟的过程,学会“留白”。
二、合理安排时间。提前对各个环节做好预设,结合重难点合理调配时间。
三、注重细节。小到一个手势、一个用词用语、一个点评,大到一个知识、一个思维体系,都应该更严谨、准确。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
四、树立典型,落实有实效。如练笔环节应让学生当堂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修改,并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展示,自己也可以写下水作文,跟学生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望得更远。师傅的时刻提点和鞭策,同事的热心帮助和建议,激烈而有价值的教研活动,让我有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底气和信心。所以这次汇报课,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提升与进步。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听课,多尝试,扎扎实实的备好每节课,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让课堂更加实效,学生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真正实现:自己教有所成,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