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走心做好每件事
高一年级语文组组长 董娜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能在这里发言,是因为今年我们高三语文学科组取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而这一殊荣还是在前任组长封国华老师带领下取得的,所以今天由我来做组长的经验交流委实有点惶恐不安。但是作为一名参与过2021届高考的局内人,也曾呕心沥血、披荆斩棘地在语文教研方面贡献过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今天我就以一名普通语文老师的身份来谈谈我们去年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
1.统筹安排,及早谋划。及早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为后面复习备考提供思路和指导,便于复习备考的顺利展开。在高二下学期4月份,二轮复习刚开始,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备考策略,文言文、小说、诗歌鉴赏、作文……都有专人负责。目标明确了,大家就利用假期提前对自己要负责的板块做好了谋划安排,这种安排让我们在高三的战斗开始之前就胸有成竹。
2.精选试题,有效训练。进入高三时最大的特点就是题多,如何在庞杂量大的试题中选出我们所需要的那一份,这就需要老师从中认真挑选,每周礼拜五教研时,先将下次考试将要用的试题全部发给老师,老师们做了之后,教研时研究每一份题的优缺点,最后将典型的试题挑出来,依据高考试题题型,精选模拟试题,增加了训练的有效性和系统性。高三学生的时间伤不起,给学生的每一份试题自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3.晨读多样,三轮侧重。一轮复习侧重材料的丰富性,二轮复习侧重古诗文阅读以及课标要求的背诵篇目,三轮复习侧重作文训练。三个轮次的复习中,晨读材料各有侧重,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40分钟的早读,我们要求学生背诵30分钟,后10分钟是针对早读内容所编写的早读材料的测试,感觉效果不错。
4.多方取材,经常练笔。要说去年我们最大的亮点就是作文训练。每周专人负责这一周的新闻素材,不仅有老师自己整理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的一些经典社评,还让学生从“新闻周刊”“典藉里的中国”自己整理当下最热的素材,学生每周考试的作文训练都作为实战重点,认真练笔,从同学们中间找出的美文其实更易被他们所学习和效仿。当然每周高强度的作文训练,最大的好处就是写作文时他们不再怯场,任何类型的作文50分钟都能拿下。
当然高三下来,有很多的遗憾也让我们思考很多,比如:
1.二轮复习刚开始,年级基本上就开始了大量的综合测试,所以为了应付考试,二轮专题复习基本上时间很少,好多重要专题草草而过。
2.去年大家都认识到学生字迹不够工整,总说和年级商讨每天让学生用20来分钟时间练字,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成行。而对语文这种主观题较多的学科而言,一道题因为卷面不工整少1分,再加上作文,这种细节分数的差值就会在10分左右,这种差值让人遗憾最大。
新的学年,领导的信任,同组老师的厚爱,把我推上了高一语文教研组组长的位置,虽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站得角度不一样了,也开始思考以往所从没有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这个学科组的未来。
其实这几年学校的好多活动都开展得轰轰烈烈,比如听评课、“小讲座”和集体教研,大家私下都认为蛮实用的。学校的顶层设计很好,能不能认真实行下去,关键还是看我们这些基层执行者能否确切执行,能否认真、走心地去做好我们的每一次教研、做好每一次准备。
今年山西的教材也迎来了大改革,部编本让大家有些无所适从。好在我们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批,高二才是,所以在教研中,就我们现在的疑问和他们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比如今年学习必修一第四专题“关注社会文化”专题,在借鉴他们去年经验的基础上上,设计了国庆让学生做一项社会调查的作业。因为提前准备详尽,且各种预设问题做得足,到最后不管是人物的采访,还是书面材料的总结,以及最后小组视频的展示,都让我们感叹学生潜力无穷。这次走心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同学们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使他们更加关注家乡文化建设,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践行了新课标“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放假偶遇一位家长,他对我笑谈:你们这次活动影响力很大呀,那些被采访宣传的企业和老板真应该给你们送宣传费呀。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但我相信用平和的心态,认真的、走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必会迎来那属于我们的更灿烂的春天。